广东是我国信息产业第一大省,在消费电子、通信、人工智能、汽车电子等领域拥有国内最大的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应用市场。2019年,广东集成电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200亿元。
前不久,《广东省培育“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正式公布,提出要以广州、深圳、珠海为核心区域,将珠三角地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区。
加快发展集成电路产业,也是珠海建设高质量发展新特区的重要抓手之一。近日,珠海打出政策组合拳,拿出“真金白银”赋能集成电路发展,提出到2025年全市集成电路产业集群规模达到1000亿元,在粤港澳大湾区的现代产业版图争得一席之地。
“事前立项、事后补助”,吸引优质企业落户
集成电路产业,是珠海重点培育的五个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之一。
数据显示,珠海集成电路产业近年来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2019年全市集成电路产业规模为72.47亿元。其中,集成电路设计产业规模为68.3亿元,设计业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八、全省第二。今年1-9月,珠海已引进集成电路项目17个,投资额152.5亿元。
近日,珠海市政府正式印发《珠海市关于大力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关于促进珠海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市集成电路产业集群规模达到1000亿元,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关键技术不断突破,初步建成高端引领、协同发展、特色突出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此次推出的新政策,涵盖了集成电路产业的各类主体和各个环节,从优化产业生态、夯实平台载体、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强化体制机制建设、支持园区和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为产业发展护航,力争加快实现能级量级的跃升。”珠海市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郭圣勇表示。
横琴创意谷
据介绍,目前针对集成电路产业项目主要采取“事前立项、事后补助”的模式,在激励科研单位和企业创新积极性的同时,也有助于保障专项资金决策科学、安排公平、运行安全、使用高效。同时建立综合性的科学评价体系,对于奖补资金进行督导考核。
针对集成电路企业引进、落地增资、研发、流片、产业化做大做强及上市等各阶段的特点和需求,给予适当性的扶持。针对产业发展具有全局性、带动性,能在3-5年内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成果,单个项目最高奖励2000万元。
“好钢更要用在刀刃上。”市商务局投资促进中心副主任李俊霞表示,在项目招商引资过程中,珠海仍立足于用地要求不高、资金投入相对较少但利润空间较大的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同时在制造、封装和测试等环节也会根据产业链需要有针对性引进一批高质量的前沿技术项目。
用好大湾区资源,重点发力设计产业和芯片应用
一颗“米粒”大小的集成电路,要经过设计研发、制造、封装测试、系统应用等环节,由此构成了一条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
作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重镇,经过20多年的培育和深化,珠海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集聚效应,涌现出杰理、全志、艾派克、中星电子、炬芯、欧比特等大批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企业。
珠海欧比特宇航科技的“珠海一号”卫星星座。
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和复杂的经济形势,今年1-9月,珠海集成电路企业实现主营收入56.23亿元,同比增长27.68%。其中,设计业企业实现主营收入51.61亿元,同比增长20.02%。
“珠海集成电路产业已经有一个非常好的开局,破局是面向未来提出的更高要求。”珠海市国资委产业顾问、珠海先进集成电路创新研究院董事总经理龚斌表示,新政策的破局思路,可以提炼为“两个创新协同”,即“全产业链创新协同”和“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创新协同”。
“全产业链创新协同”是指通过重点发展设计产业、引进IDM模式制造企业、支持封装测试设备材料企业,实现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创新链四个维度的相互对接,促进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同时加强政策、资金、人才、载体等产业要素的投入,最终形成本地的产业生态,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增长。
“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创新协同”是指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存在的区域差异,着眼发挥比较优势,形成珠海集成电路设计优势与广州制造应用、深圳科技创新、澳门领先科研的优势互补,以产业合作实现区域协同。
在龚斌看来,基于珠海的产业优势和特点,应重点在设计产业和芯片应用示范两个方向上发力。“珠海集成电路设计业优势突出,在此基础上珠海将进一步支持做大规模、做好高端芯片,推动设计企业规模力争达到300亿元-400亿元,骨干企业的芯片设计水平引领全球创新。同时,通过珠海规模强大的芯片应用市场,向上游实现产业辐射和拉动,包括AIOT智能家居核心芯片、云计算和信息安全芯片、5G+工业互联网芯片等。”龚斌表示。
南方软件园
强强联合,推动珠澳集成电路创新资源协同与合作
当前,做好珠澳合作开发横琴这篇文章,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是中央关于澳门发展的战略谋划和部署,也是保持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必然要求。
如何弥补原始创新及核心技术上的短板?珠海打出的“关键一招”,就是推动构建集成电路领域的粤港澳协同创新共同体,尤其是要积极推动珠海和澳门在集成电路创新资源上的协同和合作。
事实上,近年来澳门在电子信息领域科研实力表现亮眼。以澳门大学模拟与混合信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去年该实验室的芯片研究论文在国际权威ISSCC固态电路大会发表量居全球第二,研究成果屡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
据介绍,珠海将积极对接澳门、香港的院校及科研机构,建设与港澳更便利的合作环境,进一步开放市场,吸引广深港澳产业向珠海延伸,带动珠海集成电路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完善产业链条。
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是澳门大学在粤港澳大湾区设立的首个产学研基地。“以芯片为例,珠海的芯片企业优势在芯片设计领域,澳门大学的强项也是在设计这一块,所以在这方面我们有很好的对接。”该研究院副院长李冬孚对双方的合作前景非常看好。
珠海清华科技园
在人才团队引进方面,珠海出台了《珠海市创新创业团队和高层次创业人才项目管理办法》,提出将给予创新创业团队最高1亿元资助,给予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最高200万元资助。对经珠海市申报入选“珠江人才计划”团队项目,根据省资助额度,按1:1比例配套资助。
同时,珠海也将依托横琴科学城高标准建设国际一流的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园区,研究制定专门办法,促进集成电路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与合作。依托复旦珠海创新研究院、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深化和国内外集成电路科研院所、产业界的合作,拓宽国际合作交流渠道。支持在横琴或澳门举办有国际影响力的集成电路展会、论坛、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
“希望在推动珠海集成电路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的同时,充分激发粤澳合作新动能,服务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加快打造粤澳集成电路产业示范园区和集成电路应用示范聚集区。”珠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张根表示。
(来源:珠海传媒集团 作者:钟夏 摄影:钟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app官网 » 大湾风:做强集成电路产业,珠海用好两个“创新协同”